省委書記謝伏瞻下到700米深的礦井中為礦工宣講十九大精神,省長陳潤兒進校園寄語青年學子張開雙臂擁抱新時代。從十九大代表報告團到省委宣講團,從企業(yè)到農村,從社區(qū)到網絡,中原大地處處涌動著學習的澎湃春潮。
2017年12月14日,一場“十九大精神知識搶答賽”在湯陰縣白營鎮(zhèn)舉行。參賽者都是正在農民夜校學習的農民。比賽現場,選手們熱情高漲,爭先作答,精彩的表現贏來觀眾陣陣掌聲。
如今,農民夜校、新時代“三新”講習所成為河南基層宣講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臺,在帶著泥土氣息的課堂上,家鄉(xiāng)話、身邊人,用“小故事”講明“大道理”,十九大精神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是河南黨性教育的一個縮影。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河南把黨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四年來,河南以習近平總書記指導聯系的蘭考示范點為標桿,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
高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省黨員干部“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更加堅定,知之愈深、信之愈篤、行之愈實。
??這是制度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籠子收緊一點,牛欄關貓是關不住的,空隙太大,貓可以來去自如?!?/p>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要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
善除害者查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四年來,河南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制度體系,嚴格制度執(zhí)行,使鐵規(guī)發(fā)力,讓禁令生威。
省委相繼出臺若干意見和決定,繪制河南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規(guī)劃圖;落實主體責任清單、問責條例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制度,一級抓一級,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
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深入推進“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建立農村黨支部建設“1+4”制度體系,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4萬個;在城市,街道建立“黨工委”、社區(qū)建立“大黨委”,探索“互聯網+智慧黨建”等模式,整合資源,激發(fā)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
把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選上來,把“帶病”的干部清出去,對為官不為、惰政、懶政亮“紅燈”,給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干部做后盾。我省相繼出臺推動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建立健全干部激勵機制、容錯糾錯機制、監(jiān)督機制,讓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全省各級領導班子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能力不斷增強。
創(chuàng)新開展以案促改,河南利用近年查辦的重大腐敗案件,在黨員干部中進行警示教育,深入查找廉政風險點和制度漏洞,扎緊制度的籠子,在全省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這是行動的自覺——
作風建設事關黨和政府形象,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要使風氣從“一日新”到“日日新”,從“一事新”到“事事新”,就要不斷增強作風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從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到堅決反對“四風”,河南緊盯關鍵節(jié)點,大事管得住、“小事”不放松,以真管真嚴的魄力、長管長嚴的定力,在中原大地激濁揚清,力克頑疾。
曾經金碧輝煌的皇宮大酒店增加了大排檔,不少“高大上”的飯店推出物美價廉的外賣服務,河南數量眾多的高檔餐飲企業(yè)相繼走起平民路線,折射出的是作風建設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這是黨風政風的全面凈化。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起,從群眾希望辦好的事情做起,河南下大決心清理整頓,破除了曾經司空見慣的官場陋習,剎住了曾經屢禁不止的歪風邪氣。
這是黨的形象的自我重塑,各級領導干部普遍感到上下級關系、人際關系正?;?,少了文山會海、虛話套話的羈絆,沒了迎來送往、觥籌交錯的負擔,更多時間、更多精力用在了聯系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河南查處黨員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的數量,從2014年的4409起,到2017年的1836起,群眾感受到的不僅是數字的大幅度減少,更是黨員干部隊伍作風向上向善的深刻轉變。
打鐵必須自身硬。四年來,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猶如一柄“重錘”,時刻鍛造著河南黨員干部隊伍。伴隨著強而有力的敲擊之聲,這支有信仰、有擔當的強大領導力量,正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創(chuàng)造著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yè)績。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