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最美讀書人,我理解的是會讀書,愛讀書,如何讀書,讀什么樣的書。——題記
作為一個具有淵博知識的人,首先要有足夠的文學修養(yǎng),那么修養(yǎng)又來自于哪里?那就是讀書。書是一把鑰匙,為人們打開一扇知識的大門,也是一只小船載著人們遨游知識的海洋,也是人類文明傳播知識的工具。讀書既然擁有著這么多的好處與作用,也吸引著我對知識的渴望,所以我更要努力的去讀書。
讀書不是一味的讀死書,而是要靈活運用并學以致用。小時候我們讀書是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長大了我們讀書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實踐理論;步入社會,我們便是學習社會上的人生哲理和文化精髓。讀書可以讓我們穿越到另一個時空,與一個有趣的人進行交談,與古人們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讀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看到湖北武漢方艙醫(yī)院的一位躺在病床上看書的男生,他是如此的熱愛學習、熱愛讀書,讀書可以讓他靜下心來,去思考大千世界的種種,讀書也給予了他強大的理想和信念,讓他有信心和病魔戰(zhàn)斗,最終戰(zhàn)勝病魔。
看,一個人處在如此艱難處境的情況下,他還那么的處事不驚,從容應對,這點值得為他點贊,向他學習!看來讀書最大的好處可以起到修身養(yǎng)性并從中獲得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和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面對壓力的時候,讀書可以緩解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讀書也是一生的事,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和毅力,要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從中獲取精神食糧。總之,讀書的好處千千萬。
所謂的讀書,它可以改變的東西太多了,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內(nèi)涵,也可以改變一個人做人的態(tài)度,還可以滋養(yǎng)一個人的生命。
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期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棟梁之材,那么國家何以強大起來,培養(yǎng)一個棟梁之材需從年少開始。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到“少年強則國強”,國家強大了,社會才能得以穩(wěn)定,人民才能過上幸福生活,這也就反駁了那些所謂的讀書無用論。
作為一名讀書人,要學會靜下心來讀書,心靜了才能有精神、有毅力去做一件事,才能參透其中道理。相反的,一個心浮氣躁的讀書人,品不出書中蘊含的各種道理,也讀不出書中的精華所在,也吸收不了書中的精神養(yǎng)分。
作為最美讀書人,必須要做到心平氣和,讓我們靜下心來,在安靜的夜晚翻開散發(fā)著淡淡墨香的書籍,與智者對話、與靈魂交談吧!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