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久久久久亚洲av色欲av,精品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首頁 > 頻道欄目 > 文旅?美食 > 正文     濮陽網(wǎng)-中共濮陽市委門戶網(wǎng)站 濮陽市唯一重點新聞網(wǎng)站


華佗墓·千字文·文獅子舞

作者:盛夏  文章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9-01-25 15:52:11   

1548380310612198.jpg

沈丘,位于河南省東南部豫皖交界處,西鄰項城,東與安徽省界首市接壤。

它歷史悠久,春秋時它為楚國寢丘邑。它交通便利,古代有“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之稱。自隋開皇三年(583年)確立沈丘縣名,沿用至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

它歷史文化資源厚重,是中華蒙學經(jīng)典《千字文》作者周興嗣的故里?!肚ё治摹繁环Q為“千古奇書”,從南北朝至清末,流傳一千多年,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使用時間最久、影響最大的識字課本,它頑強的生命力,令人驚嘆。作為“濃縮的中國文化綱要”,它深深扎根在廣大百姓心靈中。周興嗣一夜白頭寫就《千字文》的傳奇故事,在他的故里長久流傳。

相傳神醫(yī)華佗葬于沈丘,沈丘至今存留華佗墓等遺跡,流傳著多種華佗傳說。

沈丘縣槐店回族鎮(zhèn)“文獅子舞”,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名錄”。

“沈丘文獅子舞是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區(qū)長期積淀和融合而成,具有獨特的史學價值、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十三世紀蒙古帝國西征帶來了人類的大遷徙、大融合,也帶來中西文化的大交流,而文獅子舞就是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產(chǎn)物。”沈丘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宇說。

1548380483610492.jpg

千字文廣場

◎流芳華夏萬民尊

沈丘縣城槐店回族鎮(zhèn)西南與項城毗鄰處的沙潁河畔,漯界公路北側,有一個大土堆,大如小山包,當?shù)厝朔Q華骨冢,又叫華佗冢。相傳名醫(yī)華佗安葬于此。

1979年1月,當時的沈丘縣革命委員會把它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沈丘縣人民政府把冢前道路更名為華佗路。

凜冬時節(jié),我們抵達此地。熱鬧的華佗路北側,建有兩間小廟,廟后是一個生滿雜樹的大土堆,就是華佗冢。冢周邊,全是密集民居。冢的不遠處就是古稱黃金水道的沙潁河。

兩間小廟,一間供的是伏羲,一間供的是華佗。據(jù)稱,它們是當?shù)鼐用袼?,燒香祭奠者絡繹不絕。農(nóng)歷九月初九,此地有廟會,香火更旺。

周邊村民傳說,有一年春天,華佗帶弟子們行醫(yī)經(jīng)過沈丘,遇上黃癆病(黃疸型肝炎)流行。華佗采集春三月的茵陳(沈丘人叫迷爾蒿)熬成藥湯,分發(fā)給百姓,治好了槐店周邊幾十個村莊流行的黃癆病。

至今沈丘還流傳著一首據(jù)說是華佗編的民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于后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

華佗和沈丘的又一次交集,是他蒙難之后。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初期人,家在今天的安徽省亳州。他行醫(yī)無師傳,全靠自己刻苦鉆研,最終精通內(nèi)外婦兒針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稱。他發(fā)明的“麻沸散”,比歐洲使用麻醉劑早了1600年左右。他的“五禽戲”,是重要的養(yǎng)生健身操。

華佗長啥樣兒?南宋名畫家馬遠曾繪華佗像,這是古代人物畫名作。畫中的華佗,大腦門八字眉單眼皮,削肩鶴頸,穿獸皮包邊的長袍。此畫影響太大,后世對華佗的想象不外如此。

據(jù)《三國志·華佗傳》記載,華佗行醫(yī)足跡,遍及今江蘇河南安徽山東等地。曹操聞而相召,讓華佗為自己治療頭風病。華佗用針灸令其疼痛立止。

曹操當了丞相,總攬軍政大權后,他讓華佗長留府中。華佗不樂意,推托妻子有病回家,幾次延期不歸。曹操多次催促,派專人查看。最終華佗被押解回許昌。曹操以欺騙罪和不從征召罪,關押華佗,拷打致死。

華佗臨死前,取出所著醫(yī)書《青囊經(jīng)》,交給獄吏說:“此書傳世,可活蒼生?!豹z吏不敢收,華佗只好燒掉。

華佗為何不愿留曹操身邊呢?《三國志》說是“華佗恃能厭食事”,招來殺身之禍。一般通行說法是,華佗愿以醫(yī)濟世,為老百姓治病,不愿為曹操一人服務。

據(jù)公開報道,存世華佗墓有多座,許昌也有華佗墓。有人考證稱,華佗死在許昌后,弟子們要把他運回亳州故里。正值大夏天,陸路不好走,想從漯河上船走水路,沿沙潁河東下。十幾天到槐店鎮(zhèn)后,華佗遺體已腐,弟子決定先把遺體暫厝在這里,天涼了再起靈回去。方圓幾十里的老百姓捐資起造墓冢,老百姓用筐抬用盆端用衣服兜土,三天三夜,堆成了大墳冢。秋天,華佗后人來起運靈柩時,看見這高大土冢,只好作罷。

周邊百姓,在華佗冢南半公里處建了占地48畝的華佗寺,寺周邊慢慢形成村落,叫華佗寺村。今華佗寺已毀,村名猶存。

村民王新勝家住華佗墓附近,他家數(shù)代人敬仰華佗,義務為華佗守墓。

王新勝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俺父親王希文一直守墓。原來墓比現(xiàn)在大一倍,后來老百姓去墓上取土,我父親制止,因為這還挨了批斗?!?/p>

王新勝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墓的東北角發(fā)現(xiàn)一個盜洞,俺父親用繩子綁住俺母親的腰,讓她下到洞里,發(fā)現(xiàn)盜墓賊丟下的一堆蠟頭。順盜洞走到頭,一片水,盜墓賊也沒盜走啥東西。后來文物部門的人把洞封住了?!?/p>

華佗在醫(yī)學上的極高成就,令后人敬仰。多地留存墓冢留下傳說,也是敬仰先賢的一種表達。

1548380516990363.jpg

華佗墓

◎一夜白頭《千字文》

沈丘,是《千字文》作者周興嗣的故里。

沈丘縣槐店回族鎮(zhèn)趙古臺村,相傳是周興嗣老家。趙古臺村南側是沙潁河,大堤下有個古墓群,“老百姓傳說這個古墓群是周氏祖墳,有一半墳冢埋到河堤里去了。”村支書畢金榜說。

沈丘縣城北有槐園,槐園內(nèi)建有千字文廣場,《千字文》被鐫刻在巨型竹簡上,立在雪花飄飛的廣場上,很壯觀。

沈丘人懷念先賢周興嗣,在這座千字文廣場上,曾有過500多名青少年誦讀《千字文》的壯觀場面。

周興嗣,字思纂,南朝齊時陳郡項(今河南沈丘)人,是西漢太子太傅周堪的后代。他13歲開始到京城建康(今南京)游學,十幾年后,已成文章大家。

公元502年,蕭衍代齊建梁,為梁武帝。周興嗣陸續(xù)寫出《休平賦》《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次韻王羲之書千字》等文章,每成一篇,梁武帝都會稱贊賞賜,還升周興嗣為員外散騎侍郎。

據(jù)說,周興嗣的雙手,常年患有風疽(濕疹)病,又染上不好醫(yī)治的流行疫病,左眼失明。梁武帝撫摸著他的手,感嘆地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親筆抄寫了治病秘方賜給周興嗣。南朝著名文學家任昉曾說,周興嗣如果沒病,十天內(nèi)就能當上御史中丞。

周興嗣有著作多種,流傳最廣最久遠的是《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國傳統(tǒng)啟蒙教育經(jīng)典教材之一,與《三字經(jīng)》《百家姓》合稱“三百千”,它是“三百千”中成書最早,也是唯一知道成書時間和作者的書。

《千字文》的創(chuàng)作,流傳著不少故事。唐代《尚書故實》記載,梁武帝為教育子孫,讓殷鐵石從刻著王羲之字跡的石碑上拓下一千個不同漢字,作為臨摹兼識字的材料。字字孤立,不便記憶,梁武帝把拓片交給周興嗣:“卿有才思,為我韻之?!眰髡f周興嗣一夜編成,心力交瘁,頭發(fā)眉毛胡子全白了。

正史《梁史》沒說一夜白頭的事,只記載:“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

此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國學大師南懷瑾撰文稱,周興嗣和梁武帝本是文字之交,曾有同僚之誼,后來變成君臣,伴君如伴虎,關系并不好處。周興嗣得罪了梁武帝,梁武帝罰他一夜用一千個不同的字寫篇好文章。這才有了一夜白頭《千字文》。

南懷瑾對《千字文》評價很高,他認為用一千個不同漢字,寫出有關宇宙、物理、人情、世故的文章,等于寫了一篇精簡的中國文化綱領,盡管只寫到南北朝時期的梁朝。它寫出了中國文化基本的大要,“是一本了不起的好書”。

作家李國文撰文稱:“自問世以來,一千多年間還沒有第二個才子,嘗試另編一本《千字文》,足以說明編纂難度及其權威性?!?/p>

周口師范學院教授米學軍撰文分析:“這本書是梁武帝讓周興嗣為諸王子編的蒙學教材,他所選的這一千個漢字,都是當時最簡單最常用的。我們把這一千個漢字與現(xiàn)在的《漢字頻度統(tǒng)計——速成識讀優(yōu)選表》中頻度由高到低排列的前兩千個漢字進行逐字比較后發(fā)現(xiàn),1500多年過去了,只有249個漢字不在這個兩千字常用漢字表中,仍有75.1%的漢字在前兩千個漢字中?!?/p>

《千字文》除了神奇的識字效果,還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是一首構思奇特、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四言長詩,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它“絕妙文章”。

當下的沈丘,多次開展《千字文》誦讀、《千字文》知識演講賽、《千字文》書法大賽等活動,激活千字文文化和人們身上的德善因子。

1548380530661378.jpg

周興嗣塑像

◎弘揚感恩與孝道

沈丘學者倪勝章說:“文獅子舞,是在沈丘縣槐店回族鎮(zhèn)流行的民間舞蹈,它起源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p>

“蒙古軍平定中原后,一個名叫海鼻耳的波斯人,跟隨蒙軍將領察罕·乃蠻臺征戰(zhàn)到槐店,留居此地。他引進西域獅子舞,編創(chuàng)出一套既反映中原人民的風俗,又能展示西域文化的文獅子舞。”倪勝章說。

文獅子舞有多重寓意,既表現(xiàn)對母愛的歌頌,對孝道的弘揚,又表現(xiàn)了老百姓對仁政的期許。

據(jù)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袁五倫纂修的《槐枋廳志·藝文志》記載:“獅為獸中之王,如怒吼一聲,百獸震恐,不敢出山。雌獅聞之勸曰:不須這樣,應和睦相處,仍不失尊威。雄獅點頭,一改故態(tài),遠近之間,群皆贊擁。自此獅王位益尊,威益重。今教門人習尚舞獅由來于此?!?/p>

倪勝章說:“這段記載,道出了海鼻耳創(chuàng)編文獅子舞的一種寓意,獅喻元朝統(tǒng)治者,表達人民對當權者多施仁政的希冀?!?/p>

常見的是武獅子舞,夸張熱鬧,有精湛的雜技動作。而槐店文獅子舞作為一種原生態(tài)藝術,與其他地方的舞獅形式迥異。表演時演員擂動重音大鼓,鑼鈸镲敲擊有節(jié),別里子(波斯螺號)吹奏虎嘯、獅吼、麒鳴之音,此起彼伏,蕩氣回腸。

“文獅子”就是母獅子,舞蹈集中刻畫了母獅子文雅、溫馴、慈愛的形象。表演時,以擊鼓、打鑼、拍镲指揮舞者轉換舞蹈步法,以別里子的吹奏,轉換出場順序和情節(jié)。

完整的文獅子舞表演,出場先后順序是獨角虎、麒麟、獅子。獨角虎和麒麟表演后,文獅子出場了。它有巡山、飲水、觀景、舔毛、抖身等一系列表演,之后,文獅子看見象征“卵”的籠繡后,聞嗅、吻啃,圍著歡快起舞,然后吞籠繡入肚受孕。

文獅子舞的壓軸戲,是文獅子分娩生小獅子,只見文獅子努力扒著地,全身抖顫,神形兼?zhèn)涞乇憩F(xiàn)了分娩的艱難。小獅子落地后,先是貼地輕輕抖動,幾次想站立而不能,母獅子上前舔仔,給以鼓勵。幾經(jīng)努力,小獅子慢慢站起,晃晃悠悠開始跑動。

1548380560776797.jpg

文獅子舞

對感恩與孝道的弘揚,在這場表演中傳達得淋漓盡致。

“沈丘文獅子舞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還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增加了‘三獅鬧春’‘獅子望月’等情節(jié),突出了文獅子舞的趣味性,成為當?shù)刂卮蠊?jié)慶活動的重頭戲?!蹦邉僬抡f。

沈丘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文獅子舞的傳承,分別在東城回民中學和槐店回民中學,建立了校園文獅子舞傳承基地。

孩子們所用的舞獅道具是特制的,彩畫鮮明稚拙可愛,極富童趣。

東城回民中學校長李陸鋒說:“學校從2011年開始培訓學生,一批30個人,一年培訓一批。培訓時要請老師專業(yè)授課一個星期左右。學員是六年級男同學,按個頭、身高、體力搭配好表演團隊,還要找低年級孩子飾演剛出生的小獅子。除了表演者,還要培訓伴奏者。”

孩子們很喜歡文獅子舞,學起來十分用功。鏗鏘頓挫的鑼鼓聲中,老師騰、挪、閃、移,趴地示范,孩子們也會趴地上看細節(jié)。伴隨歡快節(jié)奏,孩子們扮演的小獅子翻滾、跳躍、擺尾、回轉,技巧青澀表演本真,十分動人。

倪勝章說:“槐店文獅子舞,具有傳奇性、稀有性、多源性、共存性等特征,是沈丘節(jié)慶中不可缺少的民俗文化活動。沈丘現(xiàn)有一個傳習所兩個校園傳承基地,先后培訓學員400余人次,每年民俗節(jié)日,都會表演30余場次?!?/p>

1548380585952972.jpg



責任編輯:賈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