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卸劑作業(yè)過程如行云流水般順暢,表明該智能設備運轉良好,標志著普光氣田加氫反應器催化劑卸劑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邁出了關鍵性一步。”7月11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該氣田加氫催化劑機器人卸劑先導性試驗日前取得圓滿成功。機器人的“入職”,不僅可以大幅提高催化劑卸劑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卸劑無氧作業(yè)風險。
在普光氣田,全面提升檢維修能力水平,安全是前提,質量是根本。為不斷提高檢修風險管控能力和組織效率,創(chuàng)新應用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技術手段,近年來,普光分公司極其重視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嘗試和推廣。“加氫反應器屬于高溫、低壓設備,催化劑為硫化態(tài),在生產運行過程中,會出現積碳、比表面積下降等現象,影響尾氣加氫反應和水解反應效果,所以我們要在檢修期間對催化劑上床層進行作業(yè)。”該廠副廠長周健說,以往卸劑工人需要攜帶便攜式氣瓶和雙路供氣系統的長管空氣呼吸器進入容器內進行作業(yè),因作業(yè)空間狹小、卸劑期間灰塵較大,且視線不好,從而導致卸劑效率低。另外,人工卸劑也存在安全隱患。
為降低無氧作業(yè)風險,該廠了解當前國內卸劑設備使用情況,結合聯合裝置生產實際情況及卸劑作業(yè)存在的各種風險,分析研判采用抽吸式卸劑機器人較為合理。今年上半年,該廠首次在第六聯合裝置檢修中開展履帶式卸劑機器人先導性試驗,首次解決卸劑設備在容器內行進困難問題,改履帶式為機械臂式,同時在機械臂前段增設攝像頭,設計出較為合理的機械臂式卸劑機器人。
該實驗創(chuàng)新采用“機器人+機械臂”卸劑新技術,利用臥式反應器專用卸劑機器人,科學設計機械臂活動半徑,安裝并調試完成后,機械臂緩緩展開至反應器內作業(yè)面進行作業(yè),不僅成功規(guī)避了人工在罐內卸劑的施工風險,還大大提高了催化劑卸劑效率。
據悉,普光分公司將做好“機器人+機械臂” 催化劑卸劑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探索推進容器清淤機械化作業(yè),最終實現本質安全,確保裝置長周期安全高效運行。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