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會議’讓我們鄰居之間又和睦了,我的房子也快建好啦!”6月16日,臺前縣城關鎮(zhèn)劉廟村劉姓村民對該村利用“圓桌會議”化解矛盾糾紛的做法稱贊不已。
一個月前,他到村室反映,自己在建房過程中遭到同村村民的阻攔,希望村干部能出面協(xié)調解決。經過了解后得知,雙方因宅基地邊界劃分不清產生了糾紛,且雙方情緒都比較激動,現場調解沒有達成和解。
劉廟村黨支部書記劉少銳認為,盡管這是因宅基邊界劃分不清引起的爭執(zhí),但處理不當,就會激化矛盾,小問題也就變成了大問題,遂決定組織召開“圓桌會議”解決問題。
于是,村委會干部、村法律顧問、社區(qū)民警,以及村里威望高的長輩、退休黨員干部,同糾紛雙方圍坐在同一張圓桌。你一言、我一語,你說你的道理、我講我的理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解,雙方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明白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宅基地邊界糾紛得到化解。整個過程劉少銳用一句話概括:“鄉(xiāng)賢用情、村干部用理、民警用法三效合一,問題就在這張圓桌上圓滿解決了?!?/p>
村里發(fā)生了“理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都可以放在“圓桌會議”上談。大家圍坐在議事桌旁,有一說一、有理講理,不抬“杠子”,集體“裁斷”,讓當事人心悅誠服。
據了解,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尋求廣大村民共識,劉廟村已組織召開多次“圓桌會議”,除調解糾紛外,還經常邀請村民到會議室“坐一坐,議一議”,收集梳理村民關心的難點問題,針對性地制訂解決辦法;開展義務理發(fā)、為獨居老人打掃衛(wèi)生、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
“圓桌會議”談的是老百姓的煩心事,問的是老百姓的所思所盼,解的是老百姓的心結,更是補齊工作短板的有效平臺。城關鎮(zhèn)有關負責人介紹,“圓桌會議”將老百姓家中用餐的圓桌變成了“辦公桌”,既不過于嚴肅生硬,談論問題也比較方便易行,形成了一種理性協(xié)商、對話溝通的議事新方式。記者 李世秀 通訊員 張紅濤 安守帥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