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網訊 “黨員,就是要在國家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揮灑汗水”“黨員,就是要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黨員,就是每做一件事都要對得起良心”……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95歲生日。“七一”前夕,早報記者走近一線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傾聽他們的故事,傾聽他們對于“黨員”意義的詮釋,記錄他們在平凡中的堅守。
用實際行動樹黨員標桿 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董新偉今年52歲,祖籍江蘇武進,現(xiàn)任中原油田石油化工廠火車裝運站黨支部書記。他常說,基層黨支部書記就要為職工做好事、謀福利,時時刻刻為職工著想。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用言行演繹著黨員的先進性,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黨員隊伍中的‘火車頭’”。
1983年參加工作的董新偉,先后從事過采油、統(tǒng)計、勞資等崗位。1987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剛到采油廠工作那會兒,與石油師傅們摸爬滾打,無論氣候多么惡劣、環(huán)境多么艱苦,只要隊長一聲令下,他總會沖在最前面,總擔心落在別人后面。工作中,身邊的黨員是榜樣,更是旗幟,領導就是為職工服務的。當年,就是在他們這些傳遞正能量的優(yōu)秀黨員的影響下,我才想成為像他們那樣的優(yōu)秀黨員?!比缃?,談起當年為何入黨,他依然很激動。
有著29年黨齡的董新偉立足長遠,把“干部長期受教育,職工長久得實惠”作為自己的事業(yè)追求。他堅持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新思路?;疖囇b運站是石化總廠成品油出廠的最后一道關口,關乎總廠形象和效益。在“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中,他將學習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緊緊圍繞“改善基礎管理、降低損耗、提高裝載率、提高裝車量”等關鍵指標,在黨員中強化“降誤差就是創(chuàng)效益”“計量就是信譽”的工作意識,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將各項指標分解到班組,納入班組勞動競賽,調動黨員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僅6月份,他們就共裝成品油975節(jié)、50248噸,裝載率達94%。他先后被評為局文化工作先進個人、局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總廠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
自參加工作以來,董新偉一直認真學習,努力工作,顧大局,講奉獻,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用實際行動樹立黨員標桿,維護黨員形象,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在熱心的他看來,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黨、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其樸實的語言中,彰顯出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默默奉獻的精神。(記者 劉潔 通訊員 錢新英)
難忘昔日入黨宣誓神圣畫面 生命不止奉獻不息永不言悔
中原油田第七社區(qū)的退休職工孔凡俊今年81歲。回顧入黨歷程,孔老表示,昔日在山坡上入黨宣誓的神圣畫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讓他難以忘懷。
1955年2月,孔凡俊從四川農村招工到四川石油勘探局隆昌氣礦工作。到了工作崗位上,他擔任試油工,負責下油管、洗油管、洗井、提撈等一系列工作,而這需要精良的技術和高度的安全責任感。短短幾個月,力求上進的他就成了礦上的工程技術員。第二年,他就成為了礦上的技術骨干。
當時,孔凡俊看到礦上有一部分思想很積極的老工人,是從部隊轉業(yè)來的“石油師”人員,其中大部分人是共產黨員。在這支“石油師”隊伍的感染下,剛剛工作5個月的孔凡俊,心潮澎湃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考察,1956年7月16日,在四川石油勘探局隆昌氣礦支部書記、兩名支委和支部里幾名老黨員的帶領下,孔凡俊到離他們工作地不遠的一個山坡上,進行了入黨宣誓。60年過去了,那個畫面在他腦海里仍記憶猶新。
入黨后,為了彰顯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孔凡俊工作上更加努力,從四川石油勘探局轉戰(zhàn)到江漢石油勘探局,又從江漢石油勘探局轉戰(zhàn)到中原石油勘探局。在石油戰(zhàn)線上奮斗了40年,他一直都是崗位上的技術骨干、石油工人的標兵。至今,老人家里存放了厚厚一摞榮譽證書。
在建黨95周年到來之際,作為一名老黨員,孔老由衷地想對熱愛的黨說:“祖國興旺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全靠共產黨。為了黨,我生命不止,奉獻不息,永不言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陳建敏)
嚴于律己十余年 一心向黨終圓夢
2016年年初,劉國亮經過慎重考慮,遞交了一份“遲到”的入黨申請書。他說:“之前,我覺得自己達不到黨員的標準,因此遲遲沒有遞交入黨申請書。而現(xiàn)在,我覺得是時候了?!?/p>
劉國亮今年41歲,在市城區(qū)某建筑工地從事監(jiān)理工作。上學時,劉國亮一直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們眼中的好同學,因此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和共產主義青年團也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劉國亮說,不管是少先隊還是共青團,他都是同學當中第一批加入的。直到現(xiàn)在,他仍覺得這是十分光榮的事情。
由于上學時間較晚,18歲那年,劉國亮才順利地考入了長沙理工大學。大一時,劉國亮在班級里并不是嚴于律己十余年一心向黨終圓夢最突出的,因此大一那年班里僅有的入黨名額被其他同學爭取到了,這對劉國亮來說是一個小小的打擊。他說:“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十分優(yōu)越的心理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在我看來,大一入黨也應該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入黨名額與我失之交臂。”受到打擊之后的劉國亮,從此更加嚴于律己起來。平日,不管是寢室還是教室的衛(wèi)生,劉國亮都主動承擔,有時他還會幫寢室的同學打熱水。劉國亮說:“雖說打掃衛(wèi)生和打熱水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能讓我認清自己。”
大學畢業(yè)后,劉國亮也一直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中,劉國亮和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打成一片,相互幫助共同進步。他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煌娜嗽谝黄?,能讓我學到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有時,一個孩子的小小舉動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監(jiān)理工作有時需要劉國亮住在工地上。眾所周知,工地上的環(huán)境比較臟亂,即便如此,劉國亮還是把宿舍收拾得干凈且舒適。
2012年,劉國亮搬進了新家。他經常能看到樓道內有人扔下的垃圾,閑暇時的他就會拿著掃把清理。他甚至把樓道內的住戶組織起來商討對策,因此被大家一致推薦為樓道長。
劉國亮說,他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黨員,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記者 張迪)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