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是記者到濮陽縣五星鄉(xiāng)葛邱村駐村蹲點采訪的第一天。
上午9時,記者的車剛拐過灌溉渠上的一座橋、眼瞅著快要進村了,車子的前輪卻陷進了一大片爛泥中。記者駕車前沖后倒,折騰了1個小時,最后在葛邱村幾名村民的幫助下,把車推了出來。
得知記者要在村里蹲點采訪,幾名村民格外熱情。“北邊的一座橋正在修建,過幾天就修好了,那才是到俺村的一條正道。你走的這條道旁邊正在開挖第二金堤河,等這條河挖好通了水,俺村就更漂亮了?!贝迕窦竞榉逯钢h處幾臺正在忙碌的挖土機對記者說。近幾年,季洪峰和村里幾個同伴到新加坡打工,每年能掙10余萬元。“在外面打工雖然掙錢多點,但還是想念家鄉(xiāng)?,F(xiàn)在俺村已經(jīng)改造成森
林小鎮(zhèn),正在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變化實在太大了。我也不打算去新加坡打工了,準備在村里開一個農(nóng)家樂項目?!?
季洪峰的話引起了記者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駐村蹲點采訪的幾天里,記者徒步轉(zhuǎn)遍了葛邱村的每一條街道、小巷和村旁1500畝森林,近距離感受這個村莊散發(fā)出來的生機。
葛邱村共有1800人,由西葛邱、中葛邱、東葛邱3個緊鄰的自然村組成,一條彎彎的小河穿村而過。4年前,一名臺前縣的園藝師以土地流轉(zhuǎn)的形式,在此種植了1500畝的林木,有海棠、國槐、紅葉李、白蠟、紫葉桃、百日紅等十幾個品種。如今,這些苗木均已長成了直徑幾厘米粗的小樹,放眼望去,郁郁蔥蔥。森林中有數(shù)條蜿蜒曲折的碎石小徑,沿著小徑行走,走不遠就能看到一個別具一格的木制牌坊,還有用十二生肖等園藝景觀,一步一景、別有洞天?!斑@里成了一個天然氧吧,每天都有很多城里人開車過來,在這片森林中散步、休閑觀光。就連村里的鄉(xiāng)親也開始注重養(yǎng)生鍛煉,每天清晨和傍晚,有一兩百人在林子里跑步。”葛邱村村民宋群立說。
華泰園林的存在為葛邱村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土地流轉(zhuǎn)讓包括14戶貧困戶在內(nèi)的100余名村民當上了華泰園林的園藝工人,每人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而更多的勞動力則走出家門,到外地打工掙錢。從去年起,葛邱村提出打造集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森林小鎮(zhèn)”。并先后爭取資金500余萬元,修建了整潔、漂亮的文化廣場,對村里所有道路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沿街建設(shè)了文化墻,修建了自來水管道、排水管道,把每戶村民家的旱廁進行了改造。走進葛邱村,街道兩旁潔白的墻壁、以“二十四孝”“二十四節(jié)氣”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內(nèi)容的壁畫、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面、道路兩邊整齊的花池和盛開的鮮花,還有一個個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木牌坊等,無不讓人賞心悅目。
72歲的王銀縣是葛邱村的五保戶。說起村里的變化,老人滔滔不絕?!耙郧按謇锔F,種地要交公糧,現(xiàn)在不僅免了公糧,種地還給補助,老百姓看病也給報銷。這幾年,村里的勞力都出去打工掙錢,家家戶戶翻蓋了新房,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電腦就不用說了,每家都有,瓜果蔬菜常年不斷。村里通了自來水、安了路燈,日子越過越好了?!蓖蹉y縣說,他年紀大了,每月都能領(lǐng)到政府的低保補助,村委會還安排他擔任村里的保潔員,每個月發(fā)給他300元錢?!霸偌由贤恋亓鬓D(zhuǎn)的費用,我每個月的錢根本花不完?!崩先苏f。
“土地流轉(zhuǎn)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現(xiàn)在全村有40%以上的村民常年外出務(wù)工?!备鹎翊宕逦瘯魅瓮觖湷申种?,對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全村人均土地1.3畝,如果靠種地,每年按小麥和玉米計算,除去化肥、農(nóng)藥等生產(chǎn)成本,每畝地的純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土地流轉(zhuǎn)之后,村民每畝地每年收入1500元,外出打工少則能掙三四萬元,多則能掙七八萬元?!艾F(xiàn)在俺村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比10年前翻了兩番。除了14戶因病、因殘致貧的貧困戶外,每家的日子過得都很好。對村里這14戶貧困家庭,我們也制訂了詳細的幫扶措施,相信他們很快就能脫貧?!蓖觖湷烧f。
在葛邱村蹲點采訪的幾天,記者專門做了個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全村440戶人家中,有44戶建起了兩層樓房,還有152戶購買了面包車或小轎車?!鞍炒逶絹碓胶?。”成了連日來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