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巡察單位問題整改情況向社會公開,既是讓群眾知情,也是讓社會監(jiān)督。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群眾的評判最公正。各單位整改“成績單”公開“晾曬”,既是推動被巡察單位“自我療傷”的過程,也是給他們“自正其身”一個機會,讓那些后進單位在“紅臉出汗”的同時,可以知不足、補短板,這絕對稱得上是“各方都滿意”的安排。
總體上看,各被巡察單位黨組(黨委)能夠自覺承擔(dān)“兩個責(zé)任”,對整改有安排、有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個別單位重視程度不夠、進展不平衡的問題。
從巡察情況看,一些單位存在著“前緊后松”現(xiàn)象,巡察組剛進駐時上下各方思想之弦繃得很緊,唯恐出什么差池;巡察組一旦撤出,會有一種“石頭落地”的感覺,認為可以松口氣,慢點來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因為巡察組走了,存在的問題沒有走,“兩個責(zé)任”還在,加強黨風(fēng)廉政建設(shè)和反腐敗斗爭的壓力一點沒有減少,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要切實搞好整改,被巡察單位黨組織必須把“兩個責(zé)任”時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緊緊扭住思想認識“總開關(guān)”,強化措施,持續(xù)推進,通過對毛病的“自我修復(fù)”祛病強身,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促進發(fā)展,而決不能停留在信誓旦旦的空泛表態(tài)上,更不允許淪為不疼不癢的“一聲嘆息”。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