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衛(wèi)河倒虹吸工程提前完工,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大頭落地,占地2600余畝的渠村沉沙池土方開挖工作正在快速推進……近段時間以來,在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施工現場,隨著一個個令人鼓舞的消息接連傳出,讓豫冀兩省群眾同飲黃河水的夢想越來越近。
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工程?此項工程的實施,能為豫冀兩省群眾帶來什么受益?圍繞此項工程,我市沿線干部群眾又做了哪些工作?日前,本報記者奔赴施工一線進行了走訪調查。
用水之困
6月27日上午7時許,河北省水務集團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建管部主任張文虎如期來到濮陽市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建設指揮部,參加專門協(xié)調工程建設的早餐會。會議時間不長,但每逢涉及工程建設的難題時,相關單位不回避、不遮掩,這讓張文虎對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工程建設又增添了幾分底氣。
像這樣的早餐會,自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開工以來,張文虎記不清參加了多少次。但每次參會,看到一個個困擾工程建設的難題有了破解之道,都讓他興奮不已。
作為一個在水利工程建設領域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老兵”,張文虎深知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對河北省的重大意義。在張文虎的記憶里,河北省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資源量僅為307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遠低于國際公認的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尤其是素有“華北之腎”美名的白洋淀,由于近年華北地區(qū)的干旱和工業(yè)、生活用水的增加,水面持續(xù)下降,一度被外界戲稱為“腎衰”。
河北用水告急,而作為緊靠河北省的濮陽,用水形勢也同樣不容樂觀。雖然濮陽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流域,全市有大小河流97條,水資源卻極度貧乏。尤其是金堤以北的海河流域,因無客水來源,農業(yè)灌溉只能依靠地下水。此外,由于地下水超量開采,金堤以北的地區(qū)已形成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區(qū),水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
盡快破解用水之困,成為了河北和濮陽干部群眾共同的心愿。其實,早在1983年,水利部就提出了引黃入冀補淀的設想,并進行了線路查勘和比選。然而,由于各種原因,這一設想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隨著近年來用水形勢的告急,河北省又把引黃入冀補淀提上了議事日程,并多次和河南省對接。在雙方對接之初,我省推薦的引黃入冀補淀工程線路并不和濮陽沾邊。但2009年啟動的由我市和邯鄲市合作建設的引黃入邯工程,讓河北認識到從我市引黃河水入冀的優(yōu)越性。同時,我市緊抓機遇,積極爭取,最終使得引黃入冀補淀工程確定自渠村引黃閘引水,經新開挖的南湖干渠入第三濮清南干渠至清豐縣蘇堤村,穿衛(wèi)河倒虹吸入河北省邯鄲市東風干渠。
按規(guī)劃,引黃入冀補淀工程由國家和河北省政府共同投資興建,年設計引水量7.4億立方米,其中河北省引水量6.2億立方米、濮陽引水量1.2億立方米。工程輸水線路全長482公里,其中河北段398公里、濮陽段84公里。受益區(qū)為濮陽市和河北省邯鄲、邢臺、衡水、滄州、保定五市,總受益面積465萬畝,其中河北省受益面積272萬畝、濮陽市受益面積193萬畝。
順勢而為
如此宏大的工程,如果落實不了,一切都只是空談。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攻堅戰(zhàn),迅速在龍都大地打響。
自2011年4月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前期工作啟動以來,我市收集資料、查勘現場,與河北省建立了有效的協(xié)商溝通機制,積極主動協(xié)調省直有關部門,全力配合河北省水利廳向國家發(fā)改委、水利部多次匯報,共同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2012年7月17日,我市成立了市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正市長級干部鄭實軍任組長,建立前期工作臺賬,明確時間節(jié)點,相關縣區(qū)、市直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2013年11月21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發(fā)改農經〔2013〕2326號文件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了批復。
2014年8月23日,河南省政府下發(fā)豫政〔2014〕97號停建令《關于嚴格控制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河南段建設用地范圍內基本建設和人口增長的通知》。停建令明確在工程建設用地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擅自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嚴禁植樹和建設溫室大棚、畜禽圈廄以及開挖坑塘等。
2014年10月28日,時任省委書記郭庚茂在省水利廳報送的工作簡報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這是個好項目,豫冀兩省都受益,且列為國務院審定重點節(jié)水項目,要千方百計克服困難,爭取早日開工建設?!?/p>
尤其是進入2015年以來,市委書記何雄、市長趙瑞東多次聽取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工作匯報,親自深入工程現場開展調研。對于引黃入冀補淀工程,何雄明確提出:“濮陽更要擔起應有的責任,把事情做好、做實?!笔蓄I導阮金泉、鄭實軍、李剛、吳新普多次召開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專題會,推進工程征遷及建設進程。市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指揮部組織協(xié)調移民征遷和環(huán)境協(xié)調工作,工程沿線濮陽縣、開發(fā)區(qū)、市城鄉(xiāng)一體化示范區(qū)、清豐縣及沿線15個鄉(xiāng)(鎮(zhèn)、辦)也成立了指揮部,具體負責征地拆遷和群眾工作。
作為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的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多次赴鄭、赴冀、進京溝通聯(lián)系,及時跟蹤和推進項目進度,直至項目有了最終結果。在項目正式獲批后,市水利局還多次邀請省移民辦、省水利設計院的專家學者,對我市從事該工程移民征遷工作的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力爭讓所有參與移民征遷的各級干部和工作人員掌握工作方法、熟悉有關政策,切實為我市開展移民征遷工作打好基礎。
針對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涉及資金大這一特點,市水利局堅持“關口前移,防范在先”的工作思路,舉辦征遷安置資金管理及會計核算培訓班,制訂《征遷安置資金管理辦法》《征遷安置資金財務核算辦法》《財務管理制度》《辦公室人員考勤管理制度》《例會制度》《移民資金廉政風險防控制度》等多項規(guī)章制度,積極打造廉潔工程,堅決防范“工程建起來,干部倒下去”的現象發(fā)生。
特別是今年4月份,市水利局黨組班子調整后,該局將引黃入冀補淀工程作為全市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去推動。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市水利局新領導班子根據工程實際需求,迅速調整了引黃入冀補淀指揮部辦公室成員,配備了施工環(huán)境協(xié)調專職副主任,增加了施工環(huán)境協(xié)調力量,強力推進征遷工作進程。
與此同時,市水利局與河北建管局認真分析工程特點和工程建設現狀,在保證工程質量、不違反有關程序規(guī)定和工程技術規(guī)范的前提下,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并采取多投入施工人員和設備等舉措,制訂超計劃工程建設臺賬,爭取實現2年工期1年完成的目標。
寒來暑往,花落花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縣區(qū)和部門的大力配合下,截至6月底,我市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已完成征遷總任務的60%,下達縣區(qū)征遷補償資金6.63億元,占總任務的65%,縣區(qū)兌付到戶5.1億元,兌付率85.2%;完成永久占地8545.2畝,占總任務的94%;完成臨時用地4362.21畝,占總任務的80%。
干群給力
素有“天下第一難”的征地拆遷工作,歷來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繞不開的麻煩事兒。而在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推進過程中,卻鮮有不和諧聲音傳出。
“關鍵在于濮陽的干部始終以公心、熱心去推動征地拆遷,這才讓我們有了一個寬松的施工環(huán)境,這才使得工程建設全速前進。”河北省水利工程局作為引黃入冀補淀工程一標段的施工單位,一直負責現場施工的該局副局長閆偉忠如是說。
自工程開工建設以來,最讓閆偉忠感動的一件事是去年12月份市水利局副局長、市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相朝在濮陽縣渠村沉沙池開展的走訪活動。當時,濮陽的氣溫已是零下十幾攝氏度,室外肆虐的北風更讓人寸步難行。但為了摸清沉沙池周邊的房屋、光纜等專項設施的分布情況,李相朝硬是頂著刺骨寒風,徒步從渠村沉沙池走到海通鄉(xiāng)團??村,行程足足有7公里遠。
像這樣的感人事例,自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開工建設以來,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了做好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市水利局抽調機關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50余人組建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成立了由縣級干部帶隊的工作督導組,充分發(fā)揮總負責、總協(xié)調作用,坐鎮(zhèn)征遷一線,現場督導征遷工作進程。打破原有科室界線,統(tǒng)籌調配力量,整合資源,充實一線力量。成立4個工作組,負責現場勘界、復核、協(xié)調等工作,將有征遷及群眾工作經驗的同志派駐征遷任務重、工作難度大的縣區(qū),克難攻堅,形成了領導帶隊、團隊推進、限定時間、縣區(qū)包干的責任機制,確保征遷推進過程中的協(xié)調、監(jiān)督到位。
征地拆遷工作政策性強、敏感度高、涉及面廣、利益關系復雜,是工程建設難題之中的難題。作為市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征遷科科長的魯志安深知其中的重要意義。為了做好征地拆遷工作涉及到的方案設計和資料匯總,患有白內障的他不顧眼睛的不適,常常挑燈夜戰(zhàn),在辦公桌前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長時間的疲累與壓力,致使他的眼疾更加嚴重,不得不入院治療。令人想不到的是,手術后沒幾天,還在恢復期間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走向了征遷一線。
為了做好征地拆遷工作,沿線各縣區(qū)的干部也是“跑斷腿、磨破嘴”。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作為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濮陽段第一個開工的項目,涉及濮陽縣子岸鎮(zhèn)岳辛莊村200余戶群眾300余畝土地。從接到征地任務的第一天,子岸鎮(zhèn)的工作組就直接在村里安了營,白天量地,晚上匯總報表,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傾力的付出,最終使得子岸鎮(zhèn)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順利完成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的征地拆遷任務。
今年元旦之后,一場大雪席卷濮陽。但開發(fā)區(qū)王助鎮(zhèn)為了做好王助西村地面附屬物的清點工作,該鎮(zhèn)副鎮(zhèn)長程相波帶領鎮(zhèn)上的工作人員在雪地里堅守了3天。餓了吃個包子,渴了喝瓶礦泉水,雖然工作很累、很苦,但程相波他們深知,早一天完成地面附屬物的清點工作,就能為轄區(qū)全線開工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條件。
清豐縣韓村鄉(xiāng)染村接到征地拆遷任務后,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愛國第一時間召開全村黨員動員會。會議一開始,李愛國直奔主題:“咱村雖然挨著第三濮清南干渠,但它基本上就是個擺設,越到莊稼需要水的時候,渠里面越沒有水?,F在市里要搞引黃入冀補淀工程,這樣咱村將由下游變?yōu)樯嫌?,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咱們只要把這個道理給村里的老少爺們講明白,我感覺村里的征地拆遷就好弄了?!笔潞笠舱缋類蹏裕潭處滋靸?,染村涉及到征地拆遷的200余戶村民齊刷刷簽字同意征地拆遷。
和染村一樣,清豐縣陽邵鄉(xiāng)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也是順風順水。該鄉(xiāng)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地勢影響,引黃入冀補淀工程通水后,陽邵鄉(xiāng)將成為我市金堤以北唯一實現自流灌溉的鄉(xiāng),受益面積在2萬畝以上。“群眾心里都有一筆賬,實打實的受益,讓群眾難以拒絕這項利民工程?!痹撠撠熑巳缡钦f。(記者 王金勇 通訊員 杜廣興 王燕霞)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