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精神千秋頌,中越友誼世代傳。”這是2011年12月2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大大在越南參觀胡志明故居時的深情題詞。2015年11月5日,時隔近三年,已身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習大大再次應邀,踏上越南這片紅色土地,開啟非同尋常的尋“同”之旅。
共同鄰居。“這是到鄰居家串門、到同志家作客,我感到十分高興。”習大大如此評價此次訪越,親切之情油然而生。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深化了彼此間的情誼。尤記得今年8月,習大大在會見越共中央總書記特使黎鴻英時亦談到,“中越互為近鄰,又同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鄰國是搬不走的,友好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可見他十分注重兩國之間的鄰里關系。“鄰居之間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方式來對待和處理。中越雙方要堅持從維護中越傳統(tǒng)友誼和中越關系大局出發(fā),排除各種干擾,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特別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培育好、維護好兩國人民友好感情。”對于鄰居兄弟間偶有的矛盾,習大大指出解決方案,那就是正確導向,從兩國人民共同利益出發(fā),做友好邦鄰。
共同遭遇。那是一個烽火連天的時代,殺戮、掠劫……殖民侵略者窮兇極惡,將中越兩國人民逼入苦難深重的絕境。共同遭遇將兩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兩國人民攜手抗擊殖民主義侵略者。正如習大大所言,“近代以來,中越兩國人民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斗爭中相互支持、患難與共,留下許多佳話。”胡志明主席曾在華創(chuàng)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并指導開展越南革命活動,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著名“兩國將軍”洪水受命投身中國革命,參加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國曾經全力支持越南開展民族解放斗爭……老一輩領導人在戰(zhàn)火紛飛中筑就出堅定的革命友誼,而今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舊此起彼伏,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更加需要中越彼此搭好友誼之橋。
共同政黨與制度。中越兩國同為共產黨執(zhí)政、同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信念相通、發(fā)展道路相同,奠定了兩國廣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黨際關系。而近年來兩黨的頻繁交流,確保兩國關系在正確軌道上行進,促使彼此合作更加成熟。“進入新時期,中越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相互幫助、相互支持,雙邊關系內涵日益豐富,共同利益更趨廣泛,務實合作成果豐碩。”習大大對兩國合作信心滿滿。從建交至今65年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不僅使兩國在國際風云變幻中經住了歷史和人民的考驗,更使得兩國合作碩果累累。“中國連續(xù)11年是越南最大貿易伙伴,越南成為中國在東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有望提前實現1000億美元的目標。去年兩國人員往來超過300萬人次,每周往返于中越之間的航班達71個。”簡單的數據見證了兩國水乳交融的合作成果。中越相親是社會主義國家攜手共進、發(fā)展中國家聯合自強,是符合人民利益、順應歷史潮流的明智之舉。
共同改革。當前,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劇,國際形勢出現了不少新變化,改革是彼此面對的共同議題。“當前,中越兩國都處在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中國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齊心協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越南正在籌備越南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加緊推進民富、國強、民主、公平、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在這一背景下,發(fā)展中越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不僅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也是推進各自國家建設的共同需求,符合雙方戰(zhàn)略利益。”習大大客觀而全面地道出兩國肩負著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艱巨任務。以深化合作促互利共贏是時代的召喚,也是兩國人民的必然選擇。
共同開發(fā)。兩國的長遠發(fā)展離不開共同開發(fā)與合作。建交以來,兩國雖時有分歧,所幸的是“中越雙方通過友好協商解決了陸地和北部灣劃界問題,為兩國邊境地區(qū)穩(wěn)定安寧和共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海上問題仍是擺在兩國面前的難題。為此,習大大指出:“我們要堅持相互理解,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存在問題。雙方要用好政府邊界談判等機制,在借鑒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劃界成功經驗基礎上,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海上問題基本和長久解決辦法。在這一過程中,雙方要共同維護海上穩(wěn)定,積極探討開展海上合作,為兩國關系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借鑒已有經驗處理爭端、共同開發(fā),習大大可謂用心良苦。只有把握正確方向,堅持良性對話,加強戰(zhàn)略溝通,才是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海上穩(wěn)定、共同開發(fā)創(chuàng)利的唯一出路。不因一個分歧影響兩國關系大局,不因一個矛盾被域外國家利用,只有兩國坐下來談,和平協商對話,合作推進,積累最大公約數,才能迎刃而解。如此才是兩國共謀發(fā)展的良策,符合兩國人民的最終利益。
共同機遇。“我們要堅持相互學習,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fā)展繁榮。雙方要繼續(xù)發(fā)揮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的統(tǒng)籌協調作用,通過實現兩國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建設,擴大產能合作,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誠如習大大所言,唯有加強協調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繁榮發(fā)展。中國正在引領的“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建設,從多層次多渠道并進,有效地拓展了合作空間。這是千百年來難得的機遇,越南做為“一帶一路”重要一站,又是東盟中與中國有巨大合作潛力的國家,更應緊緊抓住這個機遇,搭上中國發(fā)展的便車。
共同促進共同體。“中方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致力于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中越關系在新時期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如今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打破地區(qū)束縛,多領域互聯互通互助的命運共同體已成必然趨勢,東亞共同體,亞太經濟一體化,亞太自貿區(qū),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在呼喚亞洲國家集體意識的覺醒和合作力度的加大。加快國家間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帶動中越雙邊乃至亞太地區(qū)協調發(fā)展已是兩國的不二選擇。中國作為亞洲大國,有能力也樂意與包括越南在內的亞洲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習大大秉持大國胸襟,“親誠惠容”折射出的是中國人民造福亞太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博大情懷。
“相信只要中越攜手共進,加強合作,必將開創(chuàng)中越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實現中越兩國共同發(fā)展繁榮。”這是習大大的期許,亦是中越兩國人民的愿景。習大大越南尋“同”,滿載而歸有沒有?(文/學習大軍,2015年11月5日)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