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民辦喜事都愛攀比,總怕哪里做得不到位,失了面子,從車隊到酒席,花的錢越多越‘有面’。自從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家家戶戶都按章程辦事,避免了攀比,也減少了鋪張浪費,省心、省事、省錢。”日前,桃園村村民談起村里的紅白理事會,不由地豎起大拇指。
剛結(jié)婚的村民韓澤士也感慨道:“以前辦喜宴,彩禮重、排場大,各項花費都不少?,F(xiàn)在好了,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給我們提供了具體標準作參考,流程簡潔又不失溫暖,杜絕了不良風氣。”
近年來,該村聚焦農(nóng)村精神文明建設,將紅白理事會作為破除農(nóng)村陋習、弘揚文明新風的載體,通過選舉德高望重、熟悉民俗禮節(jié)的老黨員、老村長、青年志愿者等擔任理事會成員,引導各村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黨員帶頭作表率,并利用村微信群、基層黨建信息化平臺等線上渠道,以及村廣播、墻繪、宣傳手冊、橫幅標語等線下載體,在群眾中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同時,制定村民移風易俗獎懲細則,樹立先進典型,學習模范榜樣,引導村民喜事新辦、厚養(yǎng)薄葬、喪事簡辦,形成鄉(xiāng)村文明新風尚。
“成立紅白理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轉(zhuǎn)變部分村民好攀比、愛面子、鋪張浪費的觀念,少花冤枉錢同樣能把喜事辦的出新意、有特色?!碧覉@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吳希元說。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