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合寫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就提及“人民至上”的概念。“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精髓。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贊頌“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講話中86次提到“人民”這個詞,最后又用“偉大、光榮、英雄的中國人民萬歲”結尾。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三專題中,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厚的人民情懷詮釋了“堅持人民至上”這個百年大黨的成功密碼,由此而知,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飽含的深情,也足以凸顯人民在總書記心中的分量,所以我們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一、踐行初心使命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就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時就問老百姓什么樣的日子算幸福生活?老百姓當時給了他三個答案:第一個目標,不再去要飯,能吃飽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第二個目標,就是吃高粱米、玉米面等純糧食;第三個目標,當時是高不可攀——“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習近平總書記說,他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老百姓飽餐一頓肉,并且能經常吃上肉。之后,無論是在哪里任職他都竭盡全力改善民生,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愛民重如千鈞。在當前工作中,無論是鄉(xiāng)村振興還是疫情防控等,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人民“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習近平總書記的工作是對“人民至上”的真情表白。正如他本人所說“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二、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敝袊伯a黨和人民群眾魚水一家親,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要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八項規(guī)定”到“打虎拍蠅”,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都是防止黨脫離群眾,使黨永遠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黨執(zhí)政最牢固的根基。
三、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辦事的,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要用心用情用力來解決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業(yè)、教育、社保、醫(yī)療、住房、養(yǎng)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實,努力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黨員干部要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國共產黨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國發(fā)展面臨新的戰(zhàn)略機遇、新的戰(zhàn)略任務、新的戰(zhàn)略階段、新的戰(zhàn)略要求、新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問政于民方知得失,問需于民方知冷暖,問計于民方知虛實。我們要善于從人民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辦法,使做出的決策和決策的執(zhí)行充分體現民心民意,充分體現人民至上的理念。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