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八年級即有幸成為仁愛大家庭的一員,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是仁愛幫助我一步步實現(xiàn)夢想,并向著更高目標邁進……”
“我家姐弟四人,都是仁愛的幫扶對象。韋叔叔和其他志愿者經(jīng)常去我家走訪,每年都會給我們發(fā)放助學金和棉衣。我姐正在上大學,我今年也考上了大學。我到學校后會努力學習,學成本事,回饋社會?!?/p>
“我從初中起就開始接受仁愛的幫助,今年海南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被推免到湖南大學讀研究生。正是仁愛的幫扶,讓我成為一名自信的大學生。我在學校參加了多項志愿活動,志愿服務(wù)時常超過200個小時?!?/p>
…………
8月11日上午,市中級人民法院2樓會議室,市仁愛青少年救助中心(以下簡稱“救助中心”)2024助學金發(fā)放暨助學座談會活動在此舉行。14名受救助中心資助的大學生代表聚集一堂,講述自己與救助中心的故事。
救助中心是我市近年來有名的志愿團體,志愿者主要由法官、律師、教師、退伍軍人等組成。救助中心成立以來,致力于普法和助學,充分利用法院自身資源開展“資助為起點、關(guān)懷陪伴為重點”活動,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表彰。除了資助貧困大學生,救助中心還長期對各縣區(qū)困難中小學生、刑事犯罪家庭子女及受害人家庭子女進行資助。目前,全市有206名學生在救助中心備有檔案,長期接受資助。
除了幫扶中小學生,救助中心還資助了一批大學生。每年高考過后,很多學生都十分期待大學校園生活。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一方面為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欣喜,另一方面也因家庭貧困而為學費發(fā)愁。為切實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困難,救助中心從2018年起,對當年考上大學的困難大學生進行資助。受助大學生在校期間,每人每年可獲得2000元的資助。目前,已有53名大學生獲得資助。
救助中心團隊負責人韋懷銀介紹,每年發(fā)放大學生助學金時,都會召集往屆、應(yīng)屆資助對象進行座談,大家在交流中增強戰(zhàn)勝困難、奮勇向前的勇氣?!白屓诵老驳氖牵芏啻髮W生在第一年接受助學金后,在學校期間通過勤工儉學、拿獎學金等方式,第二年就主動放棄助學金,養(yǎng)成了自立自強的良好品格。”韋懷銀說。記者 袁冰潔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