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優(yōu)質中學的使命與發(fā)展路徑”學術研討會在重慶西南大學附中舉行。濮陽市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市實驗中學”)書記王廣英帶領該校教育管理團隊五人、奔赴山城、學習明道。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李政濤教授表達了對教育同仁的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李政濤指出,在教育強國的背景下,中學教育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又面臨著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李政濤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共享的交流平臺,會聚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中學校長、教師以及關心中學教育發(fā)展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中學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挑戰(zhàn)與機遇,分享成功經(jīng)驗與創(chuàng)新實踐,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首都師范大學田慧生教授作了題為《教育強國建設與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報告。田慧生高屋建瓴地指出需抓好堅持五育并舉、全面推進核心素養(yǎng)、聚焦課堂教學改革等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并提出確立學生主體性、強化實踐、數(shù)字賦能、構建良好課堂生態(tài)、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推進跨學科學習、落實學校課程規(guī)劃、關注教學評一致性等七大途徑,以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沈玉順教授從現(xiàn)實觀察、歷史回望、政策透視、域外經(jīng)驗、時代要求、名校的教育使命六大維度作了《優(yōu)質中學的教育使命》的引導性報告,為研討會奠定了理論基礎。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張勇長、沙周南中學陳新春、廣州市第四中學王金陽、鄭州中學黨委書記高正起、深圳市龍崗區(qū)橫崗高級中學毛展煜等五位演講嘉賓從不同的角度,結合本校實踐,分享了各自的辦學實踐報告,提供了優(yōu)質中學的使命與發(fā)展路徑的實踐樣本。
李政濤對上午的研討會進行了總結性點評,他強調了“教育強國”背景下優(yōu)質中學的使命與擔當,他提出課堂教學、多元治理體系、教師隊伍發(fā)展、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科創(chuàng)教育五大發(fā)展路徑,并鼓勵各位校長一定回到“優(yōu)質”這個原點,增強戰(zhàn)略性的意識,永遠保持謙遜、相互學習,不斷尋找新坐標,共同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研討會轉至重慶華師中旭學校,主題轉換為“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探索未來教育新路徑”。
華師中學黨委書記陳國珍作了題為《用世間美好喚醒成就孩子的美好》的報告,講述了他30年的教育生涯,成就世間美好的教育故事和先進教育理論。
李政濤作了題為《智能時代的學習與進化:重構人類學與教的范式》的報告。他從“未來學習”開始追問直至人工智能,然后從學習進化的階梯,學習進化的理想,學習進化的困境三個方面談了對學習的理解和未來教育的思考。
該教育團隊參觀學習了巴蜀中學、巴蜀小學等名校,隨后,王廣英帶領該團隊人員與昆明、西安等市的名校就學校管理、常規(guī)機制、辦學特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互幫互學、美美與共。
此次活動聆聽專家報告,為推動市實驗中學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