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8周年,謳歌一代偉人的光輝一生,弘揚革命精神,增進對毛澤東詩詞的了解與認識,樹立報國志和愛國情。清豐縣第三實驗小學積極參加第五屆濮陽“中華詩詞”誦讀之星網絡推選活動。11月24日下午,清豐縣第三實驗小學的誦讀展演活動在展播大廳拉開了帷幕。
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的云煙,仍光芒萬丈。有一種懷念,歷經時代的風雨,仍醇厚彌久。毛澤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的建設,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創(chuàng)建了一個先進的政黨——中國共產黨。他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即將迎來毛澤東誕辰128周年之際。讓我們重溫他的經典詩詞,感受他筆下的宏偉氣概與那段崢嶸歲月。
96年前,一位身無分文卻憂心天下的青年才俊獨立寒秋,面對滾滾北去的湘江,面對萬類霜天,面對滿目蒼夷的現(xiàn)實,昂首向天,發(fā)出千古一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這向天一問,不是質疑,不是疑惑,而是一種更深沉的自信,一種內在的堅定。這年深秋,毛澤東在長沙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寫下了這首詞《沁園春·長沙》。
1936年2月,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之后。領導全黨展開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陜北清澗縣,毛澤東曾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面對壯觀的北國雪景,他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沁園春·雪》。
宋代詩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那“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哀怨牢騷、顧影自憐表現(xiàn)的是脆弱;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卻表現(xiàn)出了報春不爭春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我們懷著和毛主席一樣寬廣的胸懷,在主席的詩詞中,再步新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首氣勢磅礴,膾炙人口的詩詞,曾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為千百萬人所詠誦。這是毛澤東1965年5月重上井岡山時寫下的不朽名篇,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魄,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凌云壯志。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的中國,天翻地覆,慨當以慷。毛澤東用這首七律,寫出了新中國的氣派,唱出了新中國的氣象,這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驚世名著,也是新時代的敘事華章。
每一首詩,似乎都成為了一次事件、一段歲月、一種激情,還有他的理想的形象見證。每一首詩,似乎都洞開著一扇窗戶,往里看,那里有風騷獨具的個性情懷。正是在和人民一道創(chuàng)造歷史的進程中,毛澤東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自己的不朽詩篇。通過誦毛澤東詩詞,了解毛澤東生平事跡,表達了新時代少先隊員對革命領袖的崇敬,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營造了高雅、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激勵著學生們以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進一步領略到了紅色經典的魅力,體會到了紅色所代表的意義,感悟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努力跟隨紅色經典的指引,為實現(xiàn)美好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新聞熱點